免責聲明

本網頁僅屬個人網誌,當中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供參考用途。 本網誌內容並不打算亦不會向任何人提供買賣任何證券或期貨之投資意見或任何財務、法律、會計或稅務建議,因此不應把本網誌內容當作建議而予以倚賴。 任何指示性報價、披露資料或分析乃按本網誌作者秉誠作出之假設及參數而編制,並不構成任何財務、法律、會計或稅務建議。 本網誌所使用之假設及參數並非在合理條件下唯一可選取者,故此本網誌作者概不表示或保證任何數據均屬合理、完整、可靠、準確、具時效或適用於任何用途,並且不表示或保證所顯示之任何表現或回報今後將能達致。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回報之保證。 對於任何援引資料作出投資而引致的損失,作者概不負責。 本網誌中提到的公司名稱或其商標,均屬於其合法註冊之公司所擁有,而其中所引用的網站畫面或圖片的著作權分屬各相關著作權持有人所擁有,本網誌僅作介紹之用,絕無侵權或影射之意。

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小調整

睇嚟唔少有經驗、有往績嘅投資高手都對早幾日開始嘅小調整有一定戒心。

唔係估牛市完結,而係有啲算係有實力的二三線公司响呢幾個月真係升左太多。早幾日嘅調整一日裏面跌近一成或更多,正正提醒返大家究竟果D板塊而家估值係咪太高(亦都提醒返大家嗰啲當炒股的股價係幾咁不堪一擊)。

注: 呢度只係講緊當炒板塊某D股價升左好多好多嘅公司。趁呢個小調整花啲時間心機搵吓,市場上仲有啲被忽略的板塊可能有便宜貨。


<<曾淵滄專欄:令人擔心的三件事>>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m/finance/daily/article/20170929/20167842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趁跌市, 重新檢視了手上的組合

趁跌市, 重新檢視了手上的組合, 調整了現金與持倉的比例 (尤其是一些中細價股, 和幾隻股價升了很多而預期股息率低於自己想要的水平的股票)。比起上星期最高位可能賺少了一截, 但我只求心安理得。

很多時候, 唔少人都會過份著眼賺少左幾多錢, 而想彈高少少先走, 最後錯失高位離場機會。

我唔係估計牛市已經結束, 而係有部份板塊近期真係升得太多, 價格明顯遠高於價值, 我寧願穩陣D安全D, 市場上有大把更便宜/值博的其他選擇。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單日轉向訊號

雖然我唔係奉行技術分析果套方法, 但以自己在美國市場的經驗來看, 個人覺得短炒黎講, 單日轉向的訊號的確有多少參考價值(背後隱藏嘅邏輯其實我都覺得幾合理)。

係咪真正嘅轉向,似乎取決於最初升/跌幅度、開始轉向時嘅幅度同埋發生嘅時間...

<<投資學堂:單日轉向訊號可靠>>

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

50%整體回報?

我無詳細睇訪問內容...

不過, 年初至今大單邊市, 50%整體回報或者跑贏大市15%其實唔難...
(我呢個散戶都可能有資格受訪...)

如果只得兩三年track record, 參考價值其實唔大。假如成立5年以上都仲keep到每年平均跑赢大市15%的話, 我就真係佩服了...

金融、理財教育

唔好講中小學生, 其實好多大學畢業但非主修金融的人對金融、理財都無咩認識, 以為股票只係一堆股價會升會跌的號碼...

如果講到衍生工具, 投資銀行ibank的traders/structurers都會睇的Greeks、Pricing models (大學應該只有簡單咁教下BS Model), 甚至連主修金融的大學生都未必有得學。

多一點正規的金融、理財教育應該係好事。

<<【投資教育】內地中小學金融教材:初中要學技術分析!>>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升市三寶

回望過去, 幾乎每個大牛市都有幾隻熱炒股, 又或者熱炒板塊。响2007年, 「升市三寶」可以話係3隻電訊、保險、石油股。佢地响上個牛市真係威風八面。今個大牛市, 當年的「升市三寶」到今日都仲未重返最高位, 其中一兩隻現時股價大約只有當年高位的一半左右...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有咩潛在事件能令今次牛市結束?

之前講過幾個令人覺得今次似係2005-2007年左右的大牛市的原因。

8月好多公司都出左業績, 唔少都交到幾靚的成績表, 進一步令人覺得似2005-2007年。因為盈利、派息增加, 現在的指數市盈率、息率又似乎變得無之前咁貴了。
坦白講, 我諗左好耐, 但都仲未諗到有咩潛在事件能令今次牛市結束。覺得大市可能已經見頂的人可否指點下小弟?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有眼不識泰山

記得股神幾年前出自傳無幾耐後, 我就買左一書兩冊的中文版返黎睇, 留意到裡面有些章節提及過比股神更早在他師父Gramham 處工作、同樣奉行價值投資的 Schloss (施洛斯) 這個人。

因為我睇的是中文版, 個譯名唔同, 所以我一路都無認真留意呢位價值投資大師, 直到有Blogger早前提及這位投資大師的名字, 再加上我近期翻看股神自傳才驚現自己原來有眼不識泰山。

再望望手上一些幾年前用類似的「撿煙頭股」方法揀選的持貨回報, 就更有一種相逢恨晚的感覺!!

下面篇文章簡單地講解了他的理念 -